诸城双层叠加龙骨(双层龙骨怎么安装)
诸城有个村子里有个做鱼的,说事一鱼好几吃,从胶州这边过去,怎么走?
1、做鱼的 在诸城市三里庄水库边上,(南外环中段),应该是水库西面路南走30米就到了。你可以去吃吃饭然后在水库边上走走,味道价格都让你回味。
其他在孔戈庄(也在南外环上)附近还有个鱼馆,你来的话我可以找找电话问到具体地址
2、恐龙博物馆
2、1 在诸城市恐龙公园里面有个博物馆,但是好像不经常开,里面有龙骨。(地址:诸城市东外环转密州路一直开车到西头)
2、2 在诸城市吕标臧家庄那面有2个恐龙博物馆(通票每人130元),其中1个有龙骨,另外是恐龙涧(也是龙骨头),第三个馆在里面还没开
2、3 可玩性一般,摸摸龙骨讨个运气
3、从胶州过来跑到诸城东外环,转南外环 就可以了 你要去的地方基本都在南外环边上,去吕标臧家庄也要从南外环一直向西走。很好找。
4、祝你开心。
山东诸城为什么有大量恐龙化石
诸城恐龙化石诸城市城西南十公里处有一条深沟叫龙骨涧诸城双层叠加龙骨,该沟深十多米诸城双层叠加龙骨,长二百余米,系历代洪水冲刷而成。1964年8月,诸城双层叠加龙骨我国地质工作者到诸城调查矿产资源时,发现了这一藏有大量恐龙化石诸城双层叠加龙骨的宝库。恐龙是中生代白垩纪晚期距今约一亿年的水陆两栖动物,以植物为主食,栖息于炎热潮湿的沼泽地带。
1966年以后,由地质部和古生物研究专家,在龙骨涧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其中有五个巨大的鸭嘴龙,另外还发掘了凶恶可怖的霸王龙牙齿等化石。后来,国家地质工作者和古生物专家将这些恐龙化石运到了北京,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现在陈列的一具恐龙化石从脚趾到头顶高八米,由嘴至尾长达十八米,一块股骨就有三米长,全身重七百多斤。在目前已发现的同类恐龙化石中,这是最大的一具。
因为它是发掘于山东诸城市吕标乡的龙骨涧,故专家将其命名为“巨型山东龙” “巨型山东龙” 又因其啸扁平如鸭又名“鸭嘴龙”。 化石的发掘, 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从事发掘工作的
古生物专家认为, 龙骨涧及其附近,恐 龙化石埋藏量大,种类繁多, 是一处大型恐龙群基地, 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这些恐龙化石不仅 为研究这类古生物提供了可靠依据,而且对白垩纪晚期 山东半岛东部的地质、地理、气候的研究, 提供了珍贵资料。
巨大华夏龙的发现
从2008年1月开始诸城双层叠加龙骨,赵喜进率领科考队展开第三次发掘诸城双层叠加龙骨,挖掘面积近1万平方米,发现大量恐龙化石,已确认诸城双层叠加龙骨的就有7个恐龙属种。其中有硕大的角龙、小巧的鹦鹉嘴龙、高大的鸭嘴龙、凶猛的诸城暴龙,还有角龙、甲龙、虚骨龙、秃顶龙等,有些属种化石填补诸城双层叠加龙骨了恐龙研究领域的空白。此外,还发现众多恐龙蛋化石、恐龙脚印。最让人兴奋的是,科考队竟在龙骨涧一个约2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出比巨型山东龙更粗更长的鸭嘴龙股骨、肱骨、肋骨、胫骨、肩胛骨化石,如此集中很可能源于同一具恐龙。2009年10月11日,在诸城,一具世界上最大的鸭嘴龙骨骼化石已修复完成,专家初步将其命名为 夏龙,它体长超过21米。
1964年秋,国家地质部第一石油勘察大队考察诸城地质时,被恐龙涧沟底裸露出的巨大龙骨留住诸城双层叠加龙骨了脚步,国家地质部地质科学院遂派出古生物专家前往发掘。3年的发掘结果令人震惊,多达30吨的龙骨被运回北京,部分龙骨被装配成两具恐龙骨架,分别陈列在中国自然博物馆和山东省博物馆,其中一具骨架高8米、长15米。因其体形高大,被命名为“巨型山东龙”。经专家鉴定,这些龙骨是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鸭嘴龙,而且是人类以前从未发现的新属种。
1989年4月至1991年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同诸城市组成科考队,在恐龙涧一带展开第二次发掘。经过近4年的发掘、修复、补配,于1992年5月装架起一具高9.1米、长16.6米的恐龙骨架。这具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鸭嘴龙骨架,现陈列于诸城恐龙博物馆内。科考队领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赵喜进教授将其命名为“巨大诸城龙”。同时,现场还发掘出与鸭嘴龙同时代生活的大批脊椎动物化石,如肉食龙牙齿、虚骨龙爪尖、鳄类牙齿和甲片、龟鳖类甲片等。两次有规模科学发掘,共出土50多吨恐龙化石,装配起4具鸭嘴龙化石骨架。(后研究表明巨大诸城龙是巨型山东龙的大个体) 经过前两次的发掘,恐龙专家们认为诸城具有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为了把这一下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2007年,诸城市把“在恐龙涧建立国家地质公园”这一前瞻性的决策,庄严地写进了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2007年,白垩纪恐龙地质公园开发建设项目被确定为全省重点扶持的旅游大项目和潍坊市十大旅游重点工程。2008年1月以来,经国土资源部批准,着手展开第三次大规模科学发掘。诸城市成立了恐龙化石资源开发及白垩纪恐龙地质公园筹建领导小组,聘请恐龙专家赵喜进教授为顾问,具体领导恐龙化石资源开发及白垩纪地质公园的筹建工作。经恐龙专家勘查,诸城境内遍布恐龙化石资源,已知埋藏点多达40多处。截至2009年11月,领导小组科学决策、科学施工、统筹调度,挖掘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发现大量恐龙化石。最让人兴奋的是,在恐龙涧多处发掘点发掘出比巨型山东龙更粗更长的鸭嘴龙股骨、肱骨、肋骨、胫骨、肩胛骨化石。最近,经诸城市恐龙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喜进教授对臧家庄发掘出的鸭嘴龙化石进行了研究,并和目前国际上已经发现的鸭嘴龙属种进行比对,发现这是一类新鸭嘴龙属种——巨大华夏龙(Huaxiaosaurus aigahtenszhao,gen,et sp,nov.),目前该具恐龙化石骨架已经装架完毕。巨大华夏龙(Huaxiaosaurus aigahtenszhao,gen,et sp,nov.),是一种性情温和的素食性恐龙,产于山东诸城,生活在距今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晚期。其体高11.3m,体长18.7m,是目前世界最高大的鸭嘴龙类个体。巨大华夏龙前肢短,后肢粗长,是继巨型山东龙之后又一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