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海双层叠加龙骨的简单介绍
在传播声音介质中,固体既能传播声音且是传播速度最快的介质,为何房屋或墙体能减小音量而起隔音作用?
第一、一般原理:
1、质量定律
对于隔墙隔音存在一个普遍的规律,即材料越重(面密度,或单位面积质量越大)隔音效果越好。对于单层密致匀实墙,面密度每增加一倍,隔音量在理论上增加6dB,这种规律即为质量定律。对于双层的纸面石膏板墙,质量定律发挥着重要作用,即增加板的层数或厚度都可以获得隔音量的提高。
由于龙骨双层墙系统声频振动形式非常复杂,故质量定律的体现要比单纯的单层墙复杂。单层纸面石膏板的隔音效果很差,例:12mm厚、面密度10kg/m2左右的纸面石膏板标准计权隔音量Rw=29dB。即使将四层这样的纸面石膏板叠和在一起隔音量理论上Rw也只能达到41dB。轻型匀质墙体,如石膏砌块、加气混凝土板、膨胀珍珠岩板、轻质圆孔板等,面密度大多在60-100kg/m2,受到质量定律的限制,隔音量Rw=35-40dB。对于单层重墙,面密度大于250kg/m2,如120砖墙,90厚空心混凝土砌块、100厚混凝土墙板等,隔音量Rw可达45dB左右,面密度超过500kg/m2的240砖墙、200厚混凝土墙等的隔音量可达50-55dB。
2、共振频率
任何隔墙都存在固有的共振频率,当声波的频率和墙的共振频率一致时,墙体整体产生共振,该频率的隔音量将大大下降。一般地,墙体越厚重,共振频率越低,隔音效果越好。
当共振频率低于隔音评价最低参考频率100Hz时,由于人耳听觉特性对低频不敏感,对隔音量Rw的影响大大降低。对于12mm和15mm厚两种不同面密度纸面石膏板存在不同共振频率。12mm纸面石膏板面密度为10kg/m2,15mm纸面石膏板面密度约12kg/m2。15mm厚的纸面石膏板墙的共振频率基本低于最低考虑频率范围100Hz,因此共振频率对15mm板构造的墙体构件隔音性能影响较小。但对于12mm板,100Hz附近的隔音性能影响较大,造成低频100Hz、125Hz、200Hz处隔音量比15mm板下降较多,主要是因为共振频率的原因。
3、吻合效应
声波接触墙板后,墙板除了垂直方向的受迫振动以外,还有沿着板面方向的受迫弯曲振动。在某个特定频率上,受迫弯曲振动将和板固有的自由弯曲振动发吻合,这时板就非常顺从地跟随入射声弯曲,造成声能大量地透射到另一侧去,形成隔音量的低谷,这种现象被称作吻合效应,该频率被称为吻合频率fc。
理论和实验均表明,轻、薄、柔的墙fc高,吻合效应弱;厚、重、刚的墙fc低,吻合效应强。12mm、15mm纸面石膏板的fc分别为3.15KHz和2KHz左右。12mm板在3.15KHz处的隔音量产生下降,15mm板在2KHz处的隔音量下降更为严重,甚至下降的趋势强过质量定律,造成在这一频率位置上隔音量比12mm的板还低很多。双层相同的板叠合的吻合频率fc和单层板基本等同,由于双层发生振动叠加,吻合效应更加剧烈,吻合谷会变得更深。如果使用不同厚度的板进行叠合,吻合谷将彼此错开,且每个吻合谷都较浅,对隔音性能有利。双层板的剧烈吻合效应是非常明显的,会造成双层15mm板构造的隔墙在3150Hz附近的隔音量反倒低于双层12mm板的隔墙。一层12mm和一层15mm板叠合的隔墙比双层15mm隔墙的面密度低,但隔音量反倒会提高,这是吻合效应被减弱的结果。
4、声桥
板材直接固定在龙骨上时,受声一侧板的振动会通过龙骨传到另一侧板,这种象桥一样传递声能的现象被称为声桥。声桥越多、接触面积越大、刚性连接越强,声桥现象越严重,隔音效果越差。
在板材和龙骨之间加弹性垫,如弹性金属条或弹性材料垫对纸面石膏板墙隔音有一定的改善量,最多可以提高3dB。此外,轻钢龙骨本身刚度比较小,对两侧板材的声桥作用要好于矩形截面的木龙骨和石膏龙骨,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要比相同构造的木龙骨和石膏龙骨隔墙隔音效果好。
5、板缝和孔洞
隔墙上如果出现缝隙和孔洞,会大大降低隔墙的隔音量。假如隔墙墙体本身的隔音量达到50dB,而墙上有万分之一的缝隙和孔洞,则综合隔音量将下降到40dB。
为了防止石膏板墙和原结构之间的缝隙,通常在墙体四周安装龙骨时垫入塑料弹性胶条。另外,当每面两层石膏板时,应错缝安装,里层可以不勾缝,只对外层勾缝,这对隔墙隔音量影响不大。但是每面一层板时必须勾缝,否则隔音量将会下降12-17dB。
第二、基本原因:
声音由振动产生,因振动传播,墙体质量较大,不易被声波振动而随之振动,即不易被声波产生共振,声波就不易“透过”墙壁了。同时,墙体比较结实,即密度比较大,提供“声桥”的频率会大大降低。所以墙体具有隔音或降噪作用。
固体传播声音是传播速度最快的介质,这个指结构传播,这类声音通过大能量的声波打击在固体上,使固体产生振动而传播的传播方法;或者小能量的声波打击在固体上,做固体的因质量的问题不能产生振动就不能被传播,或传播距离短。而墙体也可以比喻成固体,只有在大能量的声波会通过墙体传播声音,反至能量小的声波就不容易传播。所以墙体具有隔音降噪作用。
谁有船龙骨的制作步骤和图片
图纸品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最终成品的质量,在选择图纸这一环节上,不能马虎。较好的图纸有较全面的船体型线图、复杂局部制作图、帆装图等,所以只有选择品质好的图纸才能制作出精美的仿真帆船模
肋骨板构架船体,是利用模型图纸船体型线图中的横剖线图及纵剖线制作出若干个实心肋骨板或根据船体内甲板分布挖凿的中空肋骨板,再与龙骨、艏艉柱等组合成船体构架,然后用木条粘接船壳板和甲板,从而构成一艘模型船体。其仿真度较高,适合复杂程度较高的船体制作。
需要准备的是一块五合板、一块三合板,再准备一些描图纸,如果没有可使用较透明的信笺代替,一块卡板纸。工具也较简单,准备铅笔,直角尺,长尺,丁字尺,圆规,刀具,剪刀,沙纸,板锯,钢锯,钢丝锯
选择含有船体型线图的图纸,此张图纸包含船侧面图,横剖线图,船体型线图,中纵剖面图,然后,找到横剖线图即肋骨板图,此图的一般形式以船体相应位置的半宽来绘制,这是因为船体的左右通常是对称的缘故,每条横剖线都有对应的数字编号,对照侧面图中的数字编号可得出每条横剖线在船体的具体位置。
将描图纸或透明信笺放在横剖线图上,用笔小心地描画出此条横剖线的曲线,接着,用尺子对平横剖线图中的水线在描图纸上画出水线,到这时,可以松动描图纸,轻松地使用直角尺沿中线向上移动至曲线的顶点,画横线,随后在半宽肋骨板图上记上编号。至此一个半宽肋骨板图就完美体现在描图纸上了
为了将图纸上横剖线图忠实的反映在我们所需加工的板材上,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刨去木条厚度的半宽肋骨板图,而肋骨板构架制作方法需要的是全宽肋骨板图。因船体左右是对称的,我们只需将半宽肋骨板图翻过来重新画上另一半即可。肋骨板密度较大,五合板的厚度是不合适的,因此,应选用三合板来制作船的肋骨,你也许会认为强度不够,其实,当你给肋骨间加入了几层甲板后就会改变这样的看法了。割下板材后,就可以在板材上看到完整的含有水线的肋骨板全宽图了。对肋骨板材的加工方法也是多样的,这里,用钢丝锯锯割肋骨板材,是比较好的方法。最后,肋骨板经过沙纸打磨后就完成 肋骨板构架船体制作方法是用肋骨板和龙骨板配合形成的船体架构,现在已经完成了肋骨板的加工,接下来,当然就是制作龙骨板了。图纸中的船体侧面已经很好的诠释了龙骨的形状。将描图纸或透明信笺放在横剖线图上,压稳描图纸,把船底到水线的形状描绘下来,从横剖线图可知龙骨板的厚度要求。使用钢丝锯锯下龙骨,可以参照割取肋骨板的方法。船艏部分使用刀具削割成形
给龙骨板和所有的肋骨板都记上开槽深度的记号后,就可以开槽了,由于板材厚度的不同,在龙骨板和肋骨板上开槽的宽度是不同的,我们使用五合板制作龙骨板,三合板制作肋骨板,所以,开在龙骨板的槽宽应为肋骨板板材的厚度,即三合板厚度;开在肋骨板的槽宽应为龙骨板板材的厚度,即五合板厚度。这是应当特别注意的地方,否则龙骨和肋骨的咬合就不可能牢固
加工方式:使用电钻配合刀具割裁的办法,用带上直径与开槽宽度相近的钻头的手电钻沿槽线钻孔,孔与孔间的距离不适过大,直到槽身的记号为止。使用钢锯锯条叠加的办法,将多条钢锯条叠加装在钢锯上,然后在将叠加锯条的两端绑上或用夹子夹稳,再沿槽线锯至记号的深度即可。接下来的工序-制作甲板。
在船体型线图上找到甲板形状相近的型线来绘制甲板,将所需的型线描绘到描图纸上。得到的是半宽甲板图。将描有半宽甲板图的描图纸粘到纸板上,用剪刀沿型线裁剪下,将半宽甲板卡纸板压稳在板材上,用笔将轮廓画下来,这样,在板材上就有一块完整的包括桅杆位置的全宽甲板线型了。裁割下即可用游标卡尺逐个测量肋骨厚度来确定你甲板上相应卡槽的槽深,重复此过程,直至甲板上所有卡槽都开好,注意,甲板的两边均需开槽。具体的操作方法在前面给龙、肋骨板开槽时说过了,此处不再重复。
校正修整和胶固肋骨板及船壳板的辅置:
在肋骨开槽和龙骨开槽处上白乳胶,然后再将肋骨板插入龙骨板上即可.船体骨架干固后,就可以着手给骨架辅船壳了,船壳板的辅置。对于一艘结构复杂的风帆战舰,不能简单的将船壳板条把整个船体一次性覆盖完毕,其中还要照顾到三层战斗甲板的安置,炮眼的开凿,火炮的安装,预留的桅杆位置等种种因素,所以船壳板的辅置应根据这些因素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制作。第一阶段辅置底层战斗甲板以下的船壳。第二阶段是安装底层战斗甲板,处理底层甲板与中层甲板间的肋骨板,辅置底层甲板和中层甲板间的船壳板条,开凿底层炮窗,安装胶固底层火炮。第三第四阶段的制作工序与第二阶段的制作工序大致相同。第一阶段制作:辅置底层甲板下的船壳,辅置木条时需要对木条进行预先弯曲加
工。将木条一条一条的辅到肋骨板船架上。反复这处工艺,直至底层甲板下的船壳板条全部辅置完毕。在一些地方为了合适船体,木条可能会进行一些削割处理,可根据船体的情况而定。
当船壳辅置好后,船体也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