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拆装式运动木地板(额尔古纳拆装式运动木地板怎么样)
请问额尔古纳奇乾村怎么样?
奇乾额尔古纳拆装式运动木地板,是一个只有七户人家额尔古纳拆装式运动木地板的边界小村额尔古纳拆装式运动木地板,暮色四合中,只有沉默、孤寂。它位于中俄边界的河边,曾经是内蒙古额尔古纳市的一个乡,最鼎盛时也不过四十多户人家,居民大多是华俄后裔。
后来,在内蒙古撤乡并镇的运动式大潮中,奇乾乡被撤并,居民大多数从大兴安岭深处移居至拉不大林(额尔古纳市)。目前奇乾仍有7户居民留居,据说其中还有几户是租额尔古纳拆装式运动木地板了房子在这里种地、打渔的外乡人。
有童话世界的奇乾村,地处额尔古纳河畔,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森林腹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森林密布,水草丰美,是蒙古族先祖躲避战乱,休养生息的好地方。
奇乾村犹如一个童话世界一般。草地、小木屋、屋前的木栅栏,房间里都是木头的,屋顶、墙壁、地板,桌子、床,全都是没有上漆的木头。
奇乾村具有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方言、乡约乡规、生产方式等,这些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村落的存在而存在,并使村落保持传统、厚重鲜活。
村里现在只有八户人家,旁边是一个驻军的军营,守护着国土的边境
特别安宁、祥和的奇乾村?..
草地、小木屋、屋前的木栅栏、屋边的牛、狗,很不真实。住宿的地方是在一个老大娘的家里。房间里都是木头的,屋顶、墙壁、地板,桌子、床,全都是没有上漆的木头。一个灯泡悬挂在屋顶中央。一切仿如想象中的童话世界。
住宿额尔古纳拆装式运动木地板:奇乾村里有村民的小木屋可供出租,住在村里还可以提供餐饮服务。即使夏天去,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早晚,一定要备件厚衣服。
更多关于额尔古纳奇乾村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白桦林和额尔古纳河
上一篇: 根河:奇特的冷极和神秘的部落
——从大兴安岭到呼伦贝尔(五)
离开根河最后的狩猎部落,我们向室韦进发。
途经龙山公园,不要门票,司机问我们是否上去看看,我和女婿沿着木栈道走上去,木制的台阶一级一级的好像要延伸到天上去了。在山区跑了几天,估计这里是最高的山了。发现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色,累得气喘吁吁的,离山顶观景台还有好远呢,就不想上去了。
接着上路,又路过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这个公园太大,最远的景点离公园大门有90公里,必须在里面住一晚上才行。我们也没有进去。
接着来到哈乌尔河景区,司机说里面有最著名的白桦林。这当然要看的,当即下车,买票进入。
进门右边有一个动物标本展览室,展有大兴安岭地区的各种动物标本,飞禽走兽应有尽有,还有黑龙江额尔古纳河的鱼类。看完出来继续往上走,果然有密集的白桦林。其中间或杂有松树,而且松树上有的还在树干上安装了一个小小的盒子——好像小房子似的——应该是给松鼠准备的休息之处?
我是第一次置身于密集的白桦林中,怎能不留影作纪念呢?于是拍拍拍,拍了若干张照片。
走走,拍拍,突然在白桦林中又发现了一棵“神树”,叫“千手神松”。这棵松树粗大的主干笔直挺立,在离地约两三米处枝干非常茂密地旁逸斜出,向四周宽阔地舒展开来,难怪叫“千手神松”。
这棵树也有快牌子立在旁边,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一个月圆之夜,一群山贼在山下的村子里挨户抢劫财物,抢到最穷的一家时,突然看到月影里这棵树仿佛一只巨掌迎头袭来,把山贼吓得落荒而逃。从此,这棵树就被当地村民奉为神树,以保平安健康。
我觉得这个故事是为了吸引游客而杜撰的。因为这棵树在这座高山的半山腰,村庄在山下,山贼不可能看到这棵树的。不过,当地弄这些故事出来,也能增加一些游客的情趣,所以无可厚非。
附近还有一株情侣松,是两棵松树长得挨在一起,就像是一对夫妻不离不弃。我们也在这里拍了照作个纪念。
一路上,有一些动物的围圈,有狼、梅花鹿等等,这些都不稀罕,吸引不了孩子们的目光。吸引额尔古纳拆装式运动木地板他们的是森林伐木体验区。一个较大的场子里,有锯木的大锯子,有四人或六人抬原木的工具,有一个巨大的树桩形的滑滑梯……两个孩子雀跃着首先爬上滑滑梯滑下来,几番之后又要试着锯木头。但是他们实在锯不动,外孙女就嚷着要她爸爸和她一起锯。勉强锯了几下,也锯不动——那根原木实在太粗了!
时间不允许玩太久了,我们向“图腾古道”走去,孩子们意犹未尽,也只得跟着我们走了。其实所谓“图腾古道”就是在木栈道上做了木制的十二生肖,不过做得很有点艺术意味,有的萌萌的,有的憨憨的,当然也有的不怎么像也不怎么美。
爬到最顶上,有一座全是用一根根完整的白桦树做成的房子,好像只是作为一种特色的展示,没有实际的用途,也没有开门,我们就没有到跟前去看。
翻过山顶,沿着木栈道下山,可以看到哈乌尔河像一条长龙蜿蜒前行在山下前方,河边是绿绿的湿地。看来,我们即将走出林区了。
在山腰的亭子里休息一下,等齐一家人。面对美丽的湿地和河流,我禁不住高声唱起了京剧: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下一站就是额尔古纳湿地,号称亚洲第一湿地。景区入口在一个叫冰泉小镇的街头。买了票后,进入小镇的小街,两边摆满了各种特色小摊,内蒙特色水果、内蒙酒、蒙古刀、头巾、哈达等等应有尽有。我们顾不上逛街,直奔景区入口。
观光车把我们送上一座小山的山顶,然后沿木栈道走到有“亚洲第一湿地”标识石的一个大平台。这里有可以观看对岸俄罗斯的直筒望远镜,有悬崖边上的铁链秋千。风大得不得了,一阵风来几乎可以把人吹跑,没有一点定力是绝对站不稳的。好在是一阵一阵的,有间歇,要不然还真难在这里停留。
两个孩子自然是要玩刺激的悬崖秋千。秋千架安置在平台的边上,底下就是很陡的一个草坡,所以说是悬崖一点都不夸张——从上往下看晕高的人可能会有点头晕的。架子上安着用铁链吊着的秋千,其实就是两根铁链把一个安全帆布套吊起来,人从布套的两个圈伸出脚去,再在腰部围住锁起来。安全是十分安全的,就是风那么大,又那么高,被管理员那么一推,马上荡出去,大概有飞在半空的感觉,我们还是提心吊胆的,可是孩子们却兴奋得哇哇尖叫额尔古纳拆装式运动木地板;倒是有个在他们旁边玩的大约不到二十岁的姑娘吓得哭了,管理员只好拉住铁链停了下来。
玩好了秋千,我们一家子沿着木栈道往下走。一路走,一路欣赏着湿地的优美景色,一边观看各种树木和草本植物,同时还读着沿途介绍这个湿地的牌子——相当于是有个导游了。
额尔古纳湿地景区在额尔古纳市郊,是中国目前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这里地形平缓开阔,因位于根河、额尔古纳河、得尔布干河和哈乌尔河交汇处,所以形成了特别大范围的冲积平原,我们看到的就是其中的一个三角洲,额尔古纳河的支流根河就从这里蜿蜒流过,两岸的河漫滩、柳灌丛、盐碱草地和水泡子就构成了壮观秀丽的河流湿地景观:根河在繁茂灌丛和杨柳浓荫中左旋右转,以九曲十八湾的优美运行折线,勾画出一个又一个漂亮的绿洲和令人心驰神往的小岛(如马蹄岛、同心岛等),像一枝水彩笔,将巨大的河滩湿地描绘成如诗如歌的绿色画廊。
一直往下走,在几乎快到山脚处才有往上的栈道。往下走不觉得,往上走却是累得不行。我们不得不走一段就在一个小平台停下来歇歇。歇的时候就转身回头再看看湿地的美景。这时我突然悟到了景区的设计者为什么这么设计了:往下走时轻松,且一路观赏着沿途的树木花草,对湿地景色可能注意得不够;往上走时肯定要歇,那么这些小平台不仅可以提供休息的地方,还可以让游客再多次回望湿地,让湿地美景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回到山顶,俩孩子要去滑草,我们则坐游览车下山。下车的地方就正好是滑草的终点。我们会合后到出口,发现出口处还有一尊成吉思汗的雕塑,而且旁边还有并没有开花的格桑花(是司机告诉我的)。
上车继续前行,到室韦住下,是木刻楞的房子,里面的设施不错。刚把行李放好,司机就在下面叫我们上车,去看额尔古纳河的风景。
十多分钟后,来到一座小山下,停了车,司机让我们跟随着先到的一批游客上山,以便更好地观赏景色。山上游客众多,也摆有许多摊点,卖各种吃食和香烟等。在山头看,一边是额尔古纳河及河对岸的俄罗斯小镇,一边是油菜地,菜花正黄。虽然已是7月中旬了,但是这里气温低,油菜花开得正盛呢。这时我想到,看来已经走出了林区,来到农耕区了。会不会还有小麦呢?如果有,那就正好应了那句歌词“麦苗儿青青菜花儿黄”了。
时间快近黄昏,眼看就要落日了,可惜的是,天上有许多云,落日不是那么壮观。不过落日映云霞,也还不错。
有很多人在界碑前留影。我过去看了看,果然又是一块才立不久的界碑,上面有“中国122 1993年”的字样。是第112号界碑,不过比北极村那里的138号界碑早十来年罢了。
我顿时想起了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 作者用怀伤之笔描写了从贝加尔湖迁徒而来的鄂温克民族近百年来在自然和社会极其艰辛的生活条件下繁衍生息的经历,一代代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顽强生存至今。书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如果额尔古纳拆装式运动木地板你七十年代来到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一定会常常与树间悬挂着的两样东西相遇:风葬的棺木和储藏物品的‘靠老宝’。这是我小时经常看到景象,鄂温克抑或鄂伦春人死后要‘风葬’,来自于自然回归于自然,颇有些‘天人合一’的思想。而‘靠老宝’就是森林里架在树木上的仓库,里面有很多‘‘好吃的’,而且,任何一个‘‘靠老宝’都是完全开放的,随便额尔古纳拆装式运动木地板你享用,这就是鄂温克人善良的品格与豁达的精神的具体体现。”可是呀,这些美丽的原始生活真的就永久留在小说里了……
据司机说,在这里还留有一座迟子建写作时的小房子。可惜不在路边,也是时间太晚了,眼看就天黑了,我们只能匆匆赶往叫临江的俄罗斯风情小镇去吃俄罗斯晚餐。
路边果然有麦苗,绿油油的。
在一家餐馆前停车,有个俄罗斯族大爷在拉手风琴招徕顾客。嘿,这倒有点意思,不像我们内地靠吆喝揽客。进到店内,真是顾客盈门,苗条的俄罗斯姑娘和丰满的俄罗斯大妈以及精神的俄罗斯小伙子在各张餐桌旁穿梭点菜传菜上菜擦桌子。一位俄罗斯大妈引领我们到一张桌子前,坐下后,她一边热情地向我们推荐特色菜,一边自我介绍她们是第三代俄罗斯血统的东北人。她们的爷爷到额尔古纳河右岸谋生,娶了中国姑娘,然后他们的父辈又娶了俄罗斯姑娘,这样到他们这一代就成了二次混血了。他们还是在这儿落下根来,兄弟姐妹们有的嫁给中国人,有的娶了中国媳妇,所以,他们是有俄罗斯血统的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只不过在生活习惯、饮食习俗等方面还保留着俄罗斯的传统。
吃过晚餐回木刻楞旅店时,看到对岸村庄有灯火,不过似乎没有我们这边灯光密集明亮,看来他们那里不是旅游点,没有什么游客的。
回到旅店,看店里的旅游手册介绍,才知道为什么这里叫“室韦”这么个奇怪的地名。室韦,也有写作失韦、失围的,原系蒙古语音译,森林之意;用作族称,意为“林中人”。这里的房屋全部用圆木对接而成的“木刻楞”,室内铺设着木地板,极为干净,相当雅致。据说旁边还有一间全部用木材制作的桑拿浴室,墙上挂着几束桦树叶子,蒸桑拿时,蘸上水轻轻抽打,会感觉全身放松。这种俄罗斯的风俗被这里的华俄后裔秉承下来了。不过我们没有去体验。
据司机说,农耕区不大,马上就要进入牧区了,就要见到呼伦贝尔大草原了,所以要养精蓄锐。晚上睡得很香,连梦都没有。
下一篇: 巴尔虎部落的马场、马术表演和蒙古包
,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我跟星星住在木屋的两端
额尔古纳拆装式运动木地板我曾去过那里
不过
额尔古纳拆装式运动木地板我没有看见驯鹿
也没有看见驯鹿喜食额尔古纳拆装式运动木地板的苔藓 蘑菇
我在深林旁边的小木屋里住下
我想看鄂温克人
夜晚头顶上的星星
可严实合缝的屋顶
遮挡了我跟星星的视线
我又向额尔古纳拆装式运动木地板他们信奉的神灵祷告
我想在夜晚穿过那片曾经茂密的森林
去请求神灵萨满额尔古纳拆装式运动木地板,就为我再穿一次神衣
把我送回到点着火塘的希愣住里
去看近在咫尺的星星
我还祈求萨满
让我跟他们一起
穿着兽皮做的大衣
踩着袍子皮的长靴子
喝着驯鹿奶
寻着苔藓
就这样穿过森林
穿过雷电
穿过漫长的雪季
一生太短
只能祈求萨满
让我在额尔古纳河右岸
用尽我剩余的全部时间
在夜晚与星星为伴
我们之间再不会有任何阻隔
哪怕污浊
我骑在带着铃铛的雪白驯鹿上
一路狂奔
一路艳阳
到处是伸向天空的树木
我跟驯鹿在空中飞舞
让天地旋转了九十度
从此那些高耸入云的树木
就是天和地的支柱
那个骑着雪白驯鹿的新鄂温克人踏着笔直的梯子
从此起天和地
就是木屋的两端
白天我在天上跟驯鹿嬉戏追逐
夜晚我在温暖的木屋里守着火塘安然入眠
我看着星星冲我眨眼
我跟它互道晚安
期盼每一个明日相见
旅行|| 额尔古纳河岸边
从额尔古纳市继续前行,目的地是这次旅行的最北端——室韦。
我们和蓝天之间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灰云。灰云越来越淡,阳光乍现,蓝天似乎已忍耐不住想露出它清爽的面容。我眼看着灰云渐渐退去,蓝天渐渐出现,远处草原和天相接处,已被蓝天白云侵占,我们正奔着那一片蓝天白云而去。
旅途中还有一个活动,就是在农户家中挤牛奶喝牛奶。我们到达时,女主人已把一头大奶牛准备到位并作了挤牛奶的示范动作。我也模仿女主人的动作挤了三下,牛奶顺利喷出。奶牛边吃着草料,边接受着游客挨个的挤。
挤完后,品尝了主人为我们准备的鲜牛奶,真的和平常喝的袋装牛奶味道不一样,以前听说奶香这个词是,一直没有真实的体验,喝了这里的牛奶后,终于知道了什么是奶的香味,那种纯纯的淡淡的香味真是让人回味无穷,我喝了一杯后,又要了一杯。女主人黑黑的皮肤,具有典型的草原特色,面上淡淡的微笑,看着我们一杯接一杯的喝牛奶。我问她,她家的那头奶牛大概值多少钱,她说一万五千元左右。
室韦小镇,位于内蒙古最北端的中俄边境小镇,属额尔古纳市,主要由室韦蒙古族发祥地区域和恩河俄罗斯民族村区域组成,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在小镇边上。在小镇上可以眺望对岸俄罗斯的奥洛奇小镇。室韦小镇具有浓厚的俄罗斯风情,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俄罗斯民族乡之一,居民大多是华俄后裔。风光独特而又有魅力,额尔古纳河从镇北边缓缓流过,河两岸绿草茵茵,隔河相望是俄国小镇奥洛奇,可欣赏对岸异国风光。室韦同时也是蒙古室韦突兀部落的发祥地。
今晚住宿游侠家园木刻楞房子。木刻楞是极具俄罗斯特色的住宿,纯木质结构的房间,房屋全部用圆木对接而成,室内铺设着木地板,极为干净,相当雅致。
到木刻楞后,听从导游的建议,先洗了个澡,因为害怕晚上停电停水。房间西墙有个大窗户,阳光灿烂明媚地照进来。天空碧蓝如洗,这几天第一次看到如此明亮的阳光和湛蓝的天空。我把鞋放在窗边,也让它晒晒太阳。
休息一会,五点左右出门。骑着游侠客提供的自行车去界河景区。路上看到一些汽车开进一条浅浅的河流中洗车。到了景区才发现弄错了,这不是一个免费的公园,而是一个坐船游界河的地方。于是原路返回,来到镇北部的望河广场,这才是我要找的地方。
广场上有一个马的塑像,马的前蹄腾空而起。紧靠广场北侧是一条东西向的木栈道,走在木栈道上可以居高临下地观看额尔古纳河和河对岸俄罗斯的村庄和风景。天气好得不能再好了,空气纯净,天空湛蓝。额尔古纳河就在不远处蜿蜒流淌,河的两岸就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语言,而风景却是相同的,河谷里绿草茵茵,稍远处是起伏的山峦,平滑的曲线,柔美的绿色。对面俄罗斯的村庄可以清楚地看见。这里白天很长,日落要到7:30左右,现在不到六点,太阳还明亮地悬在西边的天空,照耀着额尔古纳河谷和两岸的风景。
我沿着木栈道走了一个来回。北面是额尔古纳美丽的河谷,南面是独具特色的木刻楞房子,西面是灿烂的阳光。我在栈道上一直走到日落,看着那一轮红日渐渐没入额尔古纳河对岸的山后,刚刚河水上那一片金光也慢慢隐去。
和一个当地人聊了几句。这个当地人不是华俄后裔,是跟父母从山东过来的。我问他当地的华俄后裔和对岸的村民有没有亲戚朋友,他说有,但如果想见面却不容易,要从几百里外的黑山头或满洲里才可以出境。现在离河边几百米都设有铁丝网,人到不了河边。过去没有,游客来了就会到河里游泳,会游到对岸,后来就架设了铁丝网。这个当地人说,在以前,两边的人都会到河里游泳,也会游到一起或对岸,但不会离开河上岸。我问他游泳时有没有交流,他说基本没有,因为语言不通。这边的华俄后裔都到了第三代或第四代了,已不再会说俄语。我刚才来的时候看到广场南侧的饭店门口坐着一排金发长腿的俄罗斯美女在招揽顾客,一排七八个,真是漂亮,以前没见过这么美丽的俄罗斯美女。
我骑的自行车没有锁,我把它放在一个商店门口,请店老板帮我看一下,我说给他钱。没想到老板说不用,你放这吧,没事的。这让我觉得当地的民风还是很纯朴的。谢谢老板的仁厚,相信他会生意兴隆。
日落后,我从广场开始,沿镇中心的大路,骑车向南,一直到最南端。路两侧都是具有俄罗斯特色的两三层小楼,是各种商店饭店,卖俄罗斯风格的商品,吃俄罗斯风味的美食。最能突显俄罗斯风情的除了店的名字外,就是很多建筑上绘制的大大的俄罗斯套娃图像了。最大应该也是最豪华的饭店叫索菲亚饭店,因为额尔古纳河,我还记住了一个叫名字古纳河畔饭店。饭店里面外面都摆上了桌子,都坐满了游客,足见这个边陲小镇的吸引力。
八点多一点,我到了住处,吃了一碗饺子。九点有游侠客搞的篝火晚会,我去看了一眼,一群年轻人手牵着手围着一个火堆唱歌跳舞,这不适合我,感受了一下,就回房了。
这一天,早上从莫日格勒河边出发后,一天都是在额尔古纳河的岸边,或多一点或近一点。从额尔古纳湿地到室韦,都和它近在咫尺。据说“额尔古纳”在蒙古语里是“宝贝”的意思,可见他们对这条河的珍爱。又想起了迟子建的那本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时间要找来再好好读一遍,美丽的额尔古纳河啊!
《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1.上部 清晨
性情温顺而富有耐力的驯鹿,有着马一样的头,鹿一样的角,驴一样的身躯和牛一样的蹄子。额尔古纳拆装式运动木地板他既有马头的威武、鹿角的美丽,又有驴身的健壮和牛蹄的强劲。鄂温克人很崇敬火神,不管走在多么艰难的路上,光明和温暖都伴随着他们。火中有神,不能往里面吐痰、洒水,不能朝里面扔那些不干净的东西。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事物,却是鄂温克人最真的信仰。搬迁的时候,走在最前面的白色公驯鹿驮载的是玛鲁神,那头驯鹿也被称为“玛鲁王”,平素是不能随意役使和骑乘的。其后跟着的驯鹿驮载的就是火种。
河流的左岸也曾是他们的领地,是他们的故乡,他们曾是那里的主人。在他们眼里,河流就是河流,不分什么左岸右岸的。额尔古纳拆装式运动木地板你就看河岸上的篝火吧,它虽然燃烧在右岸,但它擦左岸的雪野也映红了。
清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故事刚刚开始,雨雪这对长着耳朵的孩子也在悄悄听着,一代一代的爱恨情仇正徐徐展开……
2.中部 正午
每个乌力楞在山中都建有“靠老宝”,少则两三个,多则四五个。盖“靠老宝”要在林子中选择四棵粗细相等、间距适中的松树,把树身的枝桠打掉,再截断树冠,以这四根自然竖立着的树干为柱子,然后在这四柱上搭上用松木杆铺成的底座和长方形的四框,框子上面苫上桦树皮,在底部留一个开口,作为送取东西的进出口。搬迁的时候,他们会把平时闲置和富余的东西放在里面,以备需要的时候来取。“靠老宝”以前在她心里只是装着生活用品的林中仓库,自从在那下面订婚后,“靠老宝”就是一轮方形的月亮,因为它照亮并温暖了她当时那颗灰暗而冷寂的心。日本侵略中国,侵略鄂温克族居住的地方,然而并没有因为侵略终止幸福。
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地被晒得弯了腰了。正午,似人到中年,故事到高潮。凡事只要到达顶端必走下坡路,物极必反额尔古纳拆装式运动木地板!鄂温克族的这个乌力楞走向凋落,一次次搬迁,老人一个个远走,孩子在长大却离开了这个驯鹿喜爱的地方……
3.下部 黄昏
太阳睡觉去了
林中没有光明了
星星还没有出来
风把树叶吹得呜呜响了
我的百合花呀
秋天还没到来
你还有那么多美好的夏日
怎么就让自己的花瓣凋零了呢
你落了
太阳也跟着落了
可你的芳香不落
月亮还会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