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体育馆运动场翻新(武夷山体育馆运动场翻新改造)

naibu2023-03-03运动木地板156

女儿高三了,想考厦门大学,不知道厦大的环境如何,厦门的人文景观怎么样?

厦门,我校所在地,是中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素有“海上花园”、“海上明珠”的美称,是中国著名的海港风景旅游城市。她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秀丽的自然景观,四季如春的海洋性气候,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等国际高层次的商贸文化活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人前来参加。

厦门源远流长的闽南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的交融,构成了海滨城市独特的景观。淳朴热情的民风,温馨的生活情调,是世界最适宜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城市之一。流连于这座城市,你可以阅读这个城市在中外文化交融的历史。

厦门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中国大中城市前列,海、陆、空交通便捷,现代通讯设施发达,金融、保险及其他保障体系健全,有着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社会生活秩序。是一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城市。在2005年3月公布的2005年中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厦门位居第九。在2005年3月公布的2005年中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厦门位居第九。

厦门获得的殊荣:“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与台湾仅一水之隔。

面积:厦门由厦门岛、鼓浪屿、内陆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区以及同安等组成,陆地面积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

人口:2003年末全市登记户籍人口141.76万人,全市人口中以汉族居多,另有回、满、壮、畲、苗、及高山等20多个少数民族,拥有众多的归侨、侨眷及厦门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

交通:厦门国际机场可抵达国内各大中城市,并开通直航东京、大阪、汉城、新加坡、马尼拉、雅加达、曼谷等城市的十几条国际航线;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西安、重庆、昆明、南昌、蚌埠等全国各大中城市;高速公路与周边省份和城市相连,交通快捷便利。厦门市内公交系统相当先进,公交线路四通八达,同时,数量众多、品质出众的出租车也令你的出行变得方便快捷。

主要名胜:鼓浪屿、集美学村、万石植物园、南普陀寺、环岛路(一年一度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道)、金门-厦门海域游等。

厦门周边一瞥:厦门是福建省东南部最繁华的城市。近邻泉州市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人文景观美不胜收,提线木偶演出闻名于世;漳州市是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福建省西部驰誉中外的特色建筑“土楼”距厦门只有3个小时高速公路路程。福建省北部蜚声遐迩的休闲旅游胜地武夷山离厦门也不远,它是联合国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保护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观光。

学校设施

图书馆:

图书馆总馆面积:22000平方米

中文图书:230多万册

外文图书:50多万册

中文期刊:10000 多种

外文期刊:12000多种

年新增文献藏量:10万册以上

全文外文电子期刊:1万多种

全文中文电子期刊:8千多种

在线大型数据库:100多个

开放时间:每周开放7天,每天从上午8时至晚间10时连续开放。

教 学 与 实 验 设 施 :

近年以来,学校投资上亿元改造、新建学校公共基础教学设施和基础实验设施,大大改善我校教学条件,有力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和实验教学水平,为教学、科研创造良好的软、硬件基础。

校本部有公共教室155间,共13557个座位,其中多媒体教室89间,共7604个座位。多媒体教室内均配有计算机、液晶投影仪、实物展示台、音响系统、电动布幕等多媒体设备。各学院还建有适应本专业需求的专业基础教室、多媒体教室。

学校建有AA型语音系统、AC型语音系统、数字语音系统等各类型的语音教室:校本部有语音教室34间,1269个座位,其中数字语音教室3间,152个座位。语音教室内均装备多媒体系统。此外学校还配套建设无线听力系统等教学设施。

学校拥有教学类计算机6000余台。校本部建有13间公共机房,708台计算机。

我校校园网网络居于全国各高校领先水平,为广大师生的研究、学习和生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机房装备多台高性能的服务器,直接与校园网千兆接入,创造了良好的网络环境。此外,各学院还建有各类专业机房。

校本部现有教学实验中心14个,教学实验室80个,实验室使用面积约5万平方米,开设各类实验项目2000多个,800元以上教学类仪器设备2万余件,价值约1.75亿元。

生活设施

学 生 宿 舍

近年来,我校加大学生宿舍(公寓)建设及改造投入, 努力实现学生住宿“4 -2 -1”目标(即本科生4人一间,硕士生2人一间,博士生1人一间)。目前校本部在建博士生公寓9栋1500单元,其中近600单元今秋投入使用;全校现在投入使用的学生宿舍(公寓)楼共计66栋,可容纳2.5万名各类学生住宿。其中,分区布局为:①校本部学生宿舍(公寓)29栋,可容纳1.5万名各类学生住宿;②曾厝垵学生公寓(位于环岛路海边,距校本部3公里,有专门的公交车往返于公寓和校本部之间),安置5000名硕士生住宿。

学生公寓楼按相关标准建造,实现住宿功能区分,通讯、网络入户,配用组合式家具及智能化用电管理等;宿舍区的洗浴、洗衣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备,日臻完善;每间宿舍都安装空调;并在全国高校首创学生免费饮用开水。

所有学生宿舍(公寓)楼进行专业化的物业管理与服务,实施标准化保洁、维护作业,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同时倡导学生民主参与自主管理、自助服务,共同营造安宁、整洁、文明、温馨的“学生之家”。

2006级硕士生将实现双人间(独卫、电话、网络、空调、热水器等)。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住宿费为1600元/人/年(以物价部门审定的价格为准)。2006级博士生将入住崭新的博士生公寓,将实现单人间(基本设施配置同硕士生宿舍),住宿费为2400元/人/年(以物价部门审定的价格为准)。

餐 饮 服 务

厦门大学拥有专门从事餐饮管理服务的厦门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承担着本部校区及漳州校区叁万多名师生的日常用餐。“多种经营”和“多层次服务”是“厦大餐饮”的一大特色。校本部共有学生餐厅8个,可供2万人用餐;校外有托管餐厅13家。中心拥有近700多名素质优良的员工。中心有高级烹饪技师2名、特级厨师4名、一级厨师5名、二至五级以上厨师近60名。目前在校学生每月平均伙食费为250元左右。厦大餐饮注重全国各地口味菜肴的制作,每个餐厅每餐均有五十余种菜肴可供选用。全校餐厅还实现了售饭(菜)微机化、餐具不锈钢化和食堂餐厅化等目标,师生可不带、不洗碗筷,就有清洁卫生的餐具用餐。饮食服务中心以其规范的管理、完善的设施、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卫生条件及特有的厦大文化餐饮品味受到广泛好评。

健身和运动设施

厦门大学体育设施齐全,不仅有铺满天然草皮的上弦场、拥有塑胶跑道的下弦场、演武球场和东苑球场四个大型室外运动场,还拥有明培体育馆、清明游泳馆、健身房等。

其 它 服 务

学生宿舍区和校园周边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和邮政局设立的办理处和自动柜员机,为广大师生提供存取款、汇款、转帐等服务;另外,我校从2005年9月起采用“一卡通”管理系统,将给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校本部内还有多种档次的宾馆、招待所提供旅行住宿服务。

此外,学校在西校门口设有火车、航空售票处,为全校师生的外出旅行及寒暑假的回乡返校提供票务服务。联系电话:0592—2183083。

校园文化

厦门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素质教育,以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目标,形成了以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纪念活动、文化体育活动为主体的全方位、系列化、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格局。

体育活动:

厦大学子不仅可以欣赏到“全国大学生超级篮球联赛”、“菲利浦大学生足球联赛”等顶级体育赛事,还可以亲身投入到南强人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赛场上。从晨起慢跑到晚间打球,从开学伊始的“迎新杯”到学年末的“欢送杯”球赛,一年一度的校学生田径运动会和校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联赛,都是你展现自我的大好时机。还有每年3月份的 “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您将有可能和世界高水平的马拉松选手同场竞技,在厦门美丽的马拉松跑道上享受马拉松给您带来的力与美的体验

文艺活动:

青春的脉搏激扬跳跃,飞扬的激情热烈涌动。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经常邀请国内外艺术名家前来作专题讲座。除了每年学校组织举办的迎新晚会、元旦晚会、校庆艺术节、周末文化广场、国庆游园等大型文艺活动外,学校还支持成立了学生管乐团、模特队等艺术团,策划并组织学校各类文艺活动和晚会。厦大学子踊跃报名参加的校园十大歌手赛和班级全能大赛更已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热点。

学生社团:

厦门大学拥有近百个学生社团,涵盖科学技术、社会实践、文娱艺术、体育健身等诸多方面。其中,南强学术讲座、院长论坛、专家论坛、导师论坛、博士论坛、博士沙龙等一系列的旨在探讨与交流学术的高水平学术论坛,更是受到了广大研究生的热烈追捧和积极参与。另外,学校还经常聘请包括诺贝尔获奖者在内的世界级高水平的学术大师莅临学校讲学,使广大师生能零距离直面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学术前沿。

武夷山体育馆一圈多少米

红场运动场是武夷山市委市政府2007年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近200万元人民币。改建后的运动场将由260米的塑胶跑道、3600平方米的人工草足球场、两个灯光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及体育健身路径等部分组成,是一个多功能的体育健身休闲场所,并对广大市民公开开放。

武夷山现在户外运动发展的现状

好。

1、运动爱好者多。在武夷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单车友及休闲自驾爱好者武夷山体育馆运动场翻新,齐聚春光灿烂的武夷山武夷山体育馆运动场翻新,以骑行、健步等运动方式,体验户外运动带来的激情。

2、产业发展好。借力高水平的体育品牌赛事,武夷山市正在融合旅游、体育资源,谋篇布局“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给当地的户外运动也带来了一些发展的动力。

上海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被破坏

上海市内只剩下最后一个老虎灶等,以下是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供参考。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兴业路76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淮海中路567弄6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思南路73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4.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旧址(陕西南路235号•卢湾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明复图书馆1929年建成,是中国科学社建立的第一个公共科技专业图书馆。

5.邹韬奋故居(重庆南路205弄54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邹韬奋(1895—1944),1930年居此主编《生活》周刊,旧居位于1929年建造的新式里弄“万宜坊”。

6.国泰大戏院旧址(淮海中路870号•卢湾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1930年建造,鸿达洋行设计,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银幕两边竖立的灯柱,与外立面交相呼应。

7.法租界公董局旧址(淮海中路375号•卢湾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1936年法租界公董局迁于此。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

8.步高里(陕西南路287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0年建造,弄口有牌楼二座,是上海保存较完整的里弄住宅。

9.尚贤坊(淮海中路358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4年建造,旧式石库门里弄建筑,砖木结构,行列式排列。

10.霞飞坊(淮海中路927弄•卢湾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今名淮海坊,1924年比利时教会主持建造,大型新式里弄住宅,共199幢。

11.江南造船博物馆(鲁班路600号)

江南造船博物馆浓缩了1865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建立至今140年的历史,展示了中国近代科技、工业和国防发展史的变迁。

12.淮海路历史图片展简介(淮海中路650弄3号)

辟筑于1900年的淮海路,曾名霞飞路,图片展选用了近百帧照片反映淮海路的发展变迁。

虹口区

13.上海邮政总局旧址(北苏州路276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4年建造,初名上海邮务管理局。英国新怡和洋行设计,典型的折衷主义建筑形式,时为远东第一流的邮政建筑。

1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旧址(多伦路201弄2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在此召开,具有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15.鲁迅旧居(山阴路132弄9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鲁迅1933年4月从拉摩斯公寓迁此,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新式里弄住宅。

16.李白烈士旧居(黄渡路107弄1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47年李白将中共地下党电台迁此三楼。1948年底国民党测得电台方位,12月30日凌晨李白在此被捕后牺牲。

17.鲁迅墓(四川北路2288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新文化运动奠基人。1936年10月安葬于万国公墓。1956年迁葬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

18.沈尹默旧居(海伦路504号•虹口区文物保护单位)

沈尹默(1883-1971),浙江吴兴人。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46年,沈尹默先生由重庆来沪住此。

19.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陈列馆(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虹口区召开。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展示了中共四大在党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史料。

静安区

20.平民女校旧址(成都北路7弄42—44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党的“一大”召开后,中国共产党以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名义创办平民女校,校舍原为李达寓所,旧式石库门建筑。

21.中共二大会址(成都北路7弄30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2年7月16日中共“二大”在此召开,制定了反帝反封建、中国民主革命的纲领。旧址为旧式里弄住宅建筑。

22.茂名路毛泽东旧居(茂名北路120弄7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4年2月,毛泽东居住于此,同住的还有杨开慧、毛岸英、毛岸青。蔡和森、向警予夫妇住楼上厢房。旧式石库门建筑。

23.刘长胜旧居(愚园路81号•上海市纪念地点)

刘长胜(1903—1967)1937年受中共中央委派来上海在此居住,同时也是地下党的上海市机关旧址。

24.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成都北路893弄7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1年8月11日成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曾是中国共产党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

长宁区

45.《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愚园路1376弄34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共产党中央刊物《布尔塞维克》,从1927年10月24日至1932年7月1日,共编辑出版52期。编委会由瞿秋白、罗亦农、邓中夏、王若飞、毛泽东、周恩来等26人组成。

46.宋庆龄墓(宋园路21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北部中央。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逝世,根据生前遗嘱,骨灰安葬在原上海万国公墓其父母墓葬东侧。

黄浦区

47.上海古城墙和大境阁(大境路269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城墙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清嘉庆二十年城墙上建“大境阁”。现存古城墙为明代上海西城墙之一段。

48.三山会馆(中山南路1551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宣统元年福建商人集资兴建,原是水果商人聚会和供奉天后的地方,为上海市现存最完整的会馆建筑,也是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纪念地。

49.董家渡天主堂(董家渡路17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847—1853年建造,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江南地区活动的中心,是上海教区第一座主教府,统辖江苏、安徽两省各级天主教。

50.老永安公司(南京东路63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18年旅澳华侨郭氏兄弟创建的大型百货公司。南京路著名的四大公司之一。

51.新新公司大楼(南京东路720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3-1926年建造,南京路著名的四大公司之一。

52.华安人寿保险公司大楼(南京西路104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4—1926年建造。1939年香港华侨开设“金门饭店”,为沪上著名酒店之一。

53.国际饭店(南京西路170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1—1934年建造,著名设计师邬达克设计,装饰艺术派风格,建成后的半个多世纪为中国最高的建筑。

54.跑马总会(南京西路32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3年建造,由“上海跑马总会”和“万国运动会”投资,时为远东最大的跑马赌场。

55.大新公司(南京东路830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4-1936年旅澳华侨蔡昌建造,南京路著名的四大公司之一。

56.小桃园清真寺(小桃园街52号•黄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1917年建造,1925年改建,是上海近代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杨浦区

57.复旦大学校史馆、相辉堂、数学楼(邯郸路220号•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清光绪三十一年马相伯等创办复旦公学,孙中山、蔡元培、陈其美、于右任等人担任第一届校董。1917年改为私立复旦大学,1922年迁现址。

58.沪江大学历史建筑群(军工路516号•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清光绪三十二年美国南北浸礼会创建,初名浸会大学,1914年改名为沪江大学。现存1948年前建造的各类风格的建筑30余幢。

59.江湾体育场旧址(国和路346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9年国民党“大上海计划”的主要建筑之一,董大酉设计。包括运动场、体育馆和游泳池。

60.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清源环路650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9年国民党“大上海计划”的主要建筑之一,董大酉设计,1933年正式落成。

(因上海体育学院10日有重要活动,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停止对外开放。)

闸北区

61.闸北革命史料陈列馆(浙江北路118号)

主要展示中国共产党在闸北这片热土上领导一系列革命斗争的“红色闸北”史料。

62.四行仓库(光复路21号•上海市抗日纪念地点)

1932年建造,四行即旧上海的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家银行的简称,八一三淞沪战役中谢晋元率部在此抗击日军。

普陀区

63.真如寺大殿(兰溪路399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延佑七年建,虽经多次重修,主体木结构仍为原构件,为上海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浦东新区

64.张闻天故居(机场镇闻居路50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闻天(1900—1976),又名洛甫,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故居坐北朝南,1900年8月30日张闻天在此出生。

65.黄炎培故居(川沙镇兰芬堂74弄1-8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黄炎培(1878—1965)。故居清咸丰九年内阁中书沈树镛建,原为三进宅院,现仅存第三进。1878年10月1日黄炎培出生在此。

66.太平天国烈士墓 (高桥镇草高支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同治元年1月21日太平军主将吉庆元率兵进驻高桥,与清兵及英法侵略军激战,150余名战士牺牲,埋葬于屯粮巷。1954年重修。

67.仰贤堂(高桥镇东街81—93号•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

1931年建造。位于高桥港畔,中西合璧。现为高桥历史文化陈列馆。

68.吴昌硕纪念馆(华夏东路1539号)

吴昌硕(1844—1927),我国近代诗、书、画、印艺术大师。纪念馆于1995年9月12日开馆。 69.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

该馆由医史博物馆、中药标本馆和校史陈列馆组成,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医药类历史博物馆。

宝山区

70.宝山孔庙大成殿(友谊路1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宝山孔庙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现仅存大成殿,坐北朝南,重檐歇山顶。1992年辟为陈化成纪念馆。

71.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友谊路1号)

2000年1月28日对外开放,以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图片、实物等,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军队在淞沪抗战中和上海人民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的英勇史迹。

嘉定区

72.嘉定孔庙(南大街183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嘉定孔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孔庙建筑。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设内。

73.法华塔(州桥南堍•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南宋开禧年间,明万历三十六年重建。砖木结构,四面七层楼阁式,塔内有木梯可登至顶层。

青浦区

74.福泉山古文化遗址(重固镇钱家泾北50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含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与战国、西汉时期的遗存,被考古学家誉为“中国的土建金字塔”。

75.陈云故居(练塘镇下塘街19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云(1905—1995)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于2000年6月6日建成并开馆。

76.青龙塔(白鹤镇青龙村内•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唐长庆年间,宋、元、明多次修葺。清代康熙年间因寺而名“吉云禅寺塔”,俗称青龙塔。砖木结构,塔身砖砌,八面七层。

77.青浦博物馆(华青南路1000号)

2004年12月8日新馆正式对外开放。通过“上海古文明之源”、“申城水文化之魅”等专题展览,展示了青浦的古代文明,以及桥文化和水乡风情等特色文化。

松江区

78.兴圣教寺塔(中山东路235号方塔公园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方塔。北宋熙宁、元佑年间建于兴圣教寺内。砖木结构,楼阁式,四面九层,第三层保留有宋代佛像壁画,塔刹有“乾隆”纪年。

79.松江清真寺(中山中路36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元至正年间创建。正门面北,内庭筑有龙墙,元代建造窑殿,明代建造邦克楼和礼拜殿。

80.西林塔(中山中路666号西林寺内•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咸淳年间始建,明洪武二十一年重建,正统九年迁建于大殿后。砖木结构,楼阁式,八面七层。

81.佘山天主堂(佘山镇西佘山之巅•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5年始建,至1935年11月竣工,由葡萄牙神父叶肇昌设计,采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罗马风格的建筑形式。

82.醉白池(人民南路64号•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园内有池上草堂、醉白池、雪海堂、雕花厅等建筑,长廊壁上嵌《云间邦彦图》石刻。1912年孙中山曾在雪海堂讲演。

83.颐园(松汇西路480号上海市第四福利院内•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高家花园”。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典型的江南明代私家园林布局。

84.松江区博物馆(中山东路233号)

集中展示、收藏、研究松江历史文物。馆内建有碑亭、碑廊,其中明正统四年《急就章》碑刻极具文物价值。

奉贤区

85.奉贤区博物馆(南桥镇解放路121号科委大楼三楼)

展示奉贤的古文化遗址、古驰道、古城厢、古海塘、古代名人等历史文物。

崇明县

86.崇明学宫(城桥镇鳌山路696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明天启二年,后多次重修。崇明县博物馆设内,有“崇明岛史与古船”、“崇明民俗”等陈列。

南汇区

87.南汇博物馆(惠南镇文师街18号)

展示上海成陆、南汇古海塘、煮海制盐、婚嫁迎娶、名人轶事等历史文物。

88.南汇彩豆画馆(新场镇新场大街210号)

彩豆画是南汇民间工艺,巧妙地运用纯天然的五谷杂粮粘贴而成。

89.浦东派琵琶馆(新场镇东后老街5号)

源自清代乾嘉时期的浦东派琵琶艺术曾誉满江南,以当代琵琶泰斗林石城先生为代表的浦东派琵琶为中国主要的琵琶艺术流派。

90.端午民俗馆(新场镇新场大街171号)

以新场古镇风俗为基调,展示上海郊区端午节传统习俗。

免责声明:
本站问答频道所有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用户,本站对其内容不负责任,如有版权或其他问题可以联系本站编辑删除信息,上述内容不代表耐步体育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