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音乐殿堂木地板(甘南州音乐殿堂木地板店)

naibu2023-02-25运动木地板120

九寨沟地震搬到哪里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地震震中漳扎镇,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地震震中漳扎镇,气温只有13摄氏度。位于白水江河谷,藏语里被称为“河坝”的漳扎镇,虽然吹着河风,因为有了秋日暖阳的照射,丝毫感觉不到一些冷意。

在8月8日九寨沟地震中,漳扎镇农房受损严重。1461户农房轻微、中度和严重受损,118户农房拆除重建,8户农房倒塌重建。“目前,除100多户重建户外,轻微、中度和严重受损的房屋都已基本完成维修加固,从帐篷搬回了家里居住。”漳扎镇党委副书记谭永富介绍说。

寒露已过,冬至在即。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怎么样?灾后重建如何开展?在这个秋阳高照的下午,记者一行来到漳扎镇漳扎村实地探访。

贫困户超果重建新房正式动工

10月24日下午13时,这是九寨沟县漳扎镇漳扎村二组村民超果特意选定的吉时吉辰——随着打桩机开进刚刚拆掉不久的老院子,一声轰鸣之后,在工人的操作下机具开始施工作业,超果家的重建新房开始正式动工了。

超果一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有4个人,舅舅和阿妈两个都是残疾人,超果本人腿脚也不方便,是村里的贫困户。”漳扎村村主任杨春介绍。

而正是这样的贫困户,在漳扎镇却有声有色的搞起了旅游。大概是在七年前,在甘肃省甘南州一个老板的帮助下,给女儿尕让娜姆一家“免费”出30多万建起了二层楼、10多间的二层石木结构小洋楼。

“修房子,我们没出一分钱。房子租给老板开藏家客栈,修房子的钱就从每年的房租里扣,这样子,我们每年租金收入还是有五六万元,足够一家人的开支了。”超果说。

在九寨沟地震中,尕让娜姆的新房经受住了考验,基本无损伤。位于新房旁边,超果住20多年的老房子却严重受损。“地震后,老板回甘肃去了,我就暂时住在女儿家。半个月前,刚刚把房子拆除完毕,现在动工修建新房子,现在还不太冷,还能有二三十天的施工期,估计年前就可以修一层楼起来。”超果告诉记者。

超果的新房计划是三层楼的小洋楼,对于未来,她充满信心。“政府发半年时间、每天23元钱的生活补助,新修房子还将一次性发50000元的重建补助。”超果透露,甘肃的老板一直在保持联系,九寨沟旅游恢复后,就会赶回来继续开客栈,到时候自己一家收入也就又有了保障。

震后首个重新加固装修的铺面老板

漳扎村村民高高,是震后首个拿钱来加固和装修门面的铺面老板。

24日下午,记者来到高高的铺面时,从重庆赶来的房屋加固公司老板候章书正带着一帮子民工兄弟进行收尾工作。

“候章书,是我特意从网上找来的施工队伍。”现年51岁的藏族大叔高高得意的拿着手机向记者介绍,通过网上的新闻报道和广告,通过比较,高高了解到候章书的公司最合适,不仅参加过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的民房加固维修,同时,价格还相对公道便宜。

在九寨沟地震中,高高的5号门面、将近800平方米的楼房严重受损。记者看到,门面上超市、客栈、自贡菜馆等招牌还仍然挂着,提示着震前这里的生意有多么火爆。“房子租给了5个老板,有四川自贡的、松潘县的、重庆的,还有浙江和兰州的,每年的租金收入都是30多万元。”高高说。

这次加固和装修,高高不仅把受损的墙面、水泥墙柱、木料柱子进行了加固维修,同时还进行了装修,贴上了崭新的瓷砖,门面也还要进行升级,弄成藏式风格更加明显的木料结构。“加固费用大概要花28万元,装修至少也得有10多万元吧,再买一些家具,整个算下来,大概要花50多万元。”高高告诉记者。

九寨沟景区还没有完全恢复开放,为何愿意花这么多钱出来进行加固装修?对于这个问题,高高觉得问的有点多余了。“我专门沟里(九寨沟)看了的,景区基本没有受到大的破坏,只要地质结构稳定下来和隐患逐步排除后,景区恢复是迟早的事。”高高对于九寨沟的未来很有信心,他认为,现在要赶紧为景区重新开放做好准备,不然到时候来不及“手忙脚乱就麻烦了”。

高高笑称,他是候章书的“媒人”。“到现在,不仅村里有10多家村民找到候章书进行加固维修,连附近的受损村寨和外来老板开办的宾馆都找到他了。”在这件事情上,高高一直觉得很有“成就感”。

搬进“老屋新家”的“藏汉一家人”

在村主任杨春带领下来到赵红梅的家时,她正在村里给其他村民帮忙修房子,挣些零花钱。

赵红梅是一个四川姑娘,来自绵阳江油市。2002年时,赵红梅从老家来到漳扎镇打工,认识了漳扎村的藏族小伙武祥龙,并与武祥龙一起成了家,目前两个小孩,大的11岁,小的也6岁了。

地震时,赵红梅一家的三层小洋楼遭受了损伤。“不仅墙体垮了一部分,天花板、玻璃基本上都烂了。”赵红梅告诉记者,由于震后降雨,房屋漏水,造成木质地板基本上也坏掉了。

9月中旬,赵红梅一家开始对房子进行加固维修,不到半个月时间,就从村里集中安置点里的帐篷搬回了家里居住。

这是标准的“老屋新房”:墙体加固后进行了重新粉刷,换上了落地的新玻璃,重新吊顶,地板也重新安装了,不仅如此二楼的墙体还专门镶上了木质墙面,更具当地特色。

“我们是轻度受损,灾后政府给予每人每天23元的生活补助,房屋维修也将给予3000元的补助,这给予了我们以信心。”赵红梅告诉记者。

震前,赵红梅一家五口住在三楼,一楼二楼全部出租给外地老板进行客栈经营。“6间房,每年租金将近6万元的收入,同时,我们还给客栈老板打工,帮忙做卫生、做饭,也有一些收入。”赵红梅说。

住进了新家,新气象。“我们对九寨的明天充满信心,相信景区恢复开放后,有更多的人来这里看九寨的蓝天、九寨的绿水,感受九寨的美丽。”赵红梅说。

(原标题:震中漳扎镇:过冬无忧,9成以上农房受损群众搬回家)

校对:徐亦嘉

1

评论

西门勇哥

救灾能力强了

2017-10-26 ∙ 浙江

巴拉巴拉

加油九寨沟,加油九寨沟的百姓们。

2017-10-26 ∙ 山东

1赞

相关推荐

儿子装乞丐回家母亲给钱让其吃饭,认出那一刻老人哭了

00:16

儿子装乞丐回家母亲给钱让其吃饭,认出那一刻老人哭了

@所有人

1小时前

回家

更多内容

回家的意义②|重重行囊,背回一片心意

回家的意义②|重重行囊,背回一片心意

快看

4小时前

陌生的善意|“卡友”免费代驾870公里送受伤货车司机回家

陌生的善意|“卡友”免费代驾870公里送受伤货车司机回家

长三角政商

15小时前

87评

浪漫又辛苦!00后小伙带女友23天骑行4600公里回老家过年

1

浪漫又辛苦!00后小伙带女友23天骑行4600公里回老家过年

直击现场

1天前

94评

今年春运,恢复到疫情前了吗?大数据告诉你

01:49

今年春运,恢复到疫情前了吗?大数据告诉你

美数课

1天前

21评

九寨沟暂时关闭,今年秋天还能去哪浪?这里有份靠谱时间表

九寨沟暂时关闭,今年秋天还能去哪浪?这里有份靠谱时间表

私家地理

2017-10-02

四川:全程监督,确保九寨沟地震灾区廉洁重建

四川:全程监督,确保九寨沟地震灾区廉洁重建

打虎记

2017-09-26

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组织考察九寨沟:不应盲目采用工程修复

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组织考察九寨沟:不应盲目采用工程修复

中国政库

2017-09-18

18评

震后一月的九寨沟县:道路基本通畅,年底达到震前功能水平

震后一月的九寨沟县:道路基本通畅,年底达到震前功能水平

中国政库

2017-09-08

50评

24小时最热

河南再添两地允许除夕等时间燃放烟花爆竹,官方:落实省限放政策

河南再添两地允许除夕等时间燃放烟花爆竹,官方:落实省限放政策

直击现场

10小时前

109评

男子买灌香肠向店主十倍索赔,法院:手工香肠非预制食品,驳回

男子买灌香肠向店主十倍索赔,法院:手工香肠非预制食品,驳回

澎湃质量观

13小时前

166评

中国连续第三个月减持美债,持仓再创2010年6月以来新低

中国连续第三个月减持美债,持仓再创2010年6月以来新低

金改实验室

15小时前

106评

中国足协常务副秘书长兼国管部部长陈永亮接受审查调查

中国足协常务副秘书长兼国管部部长陈永亮接受审查调查

打虎记

5小时前

414评

刘鹤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会谈

刘鹤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会谈

自贸区连线

23小时前

178评

你有权知道更多

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下载APP

“春运,久违了”,上海火车站迎三年来最大春运客流

医保谈判落地,创新药板块异动拉升,行情持续性如何?

李耀光、徐缨、王晖新当选为江苏省副省长

2023春运:巴基斯坦青年

甘南冶力关海拔多少

冶力关镇,海拔介于2219—3926米冶力关森林公园,海拔1800—3600米冶力关镇位于甘南州临潭县东北部莲花山下的冶木河畔,距县城105公里,距兰州182公里,辖9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1982户、9655人.现有党支部17个,...

维也纳的金色大厅简历

金色大厅  金色大厅甘南州音乐殿堂木地板,全称为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德语:“Groszlig;er Saal”或“Goldenr Saal Wiener Musikvereins”)甘南州音乐殿堂木地板,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厅之一。金色大厅并非一座独立的建筑,而是音乐之友协会大楼的一部分,该建筑物中有多个音乐厅,除金色大厅外,还包括勃拉姆斯厅和莫扎特厅等演出大厅,以及办公室。金色大厅是维也纳音乐生活的支点,也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常年演出场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按照传统都会在这里举行,每年随着新年音乐会通过电视转播将该大厅金碧辉煌的装饰和无与伦比的音响效果展现在全世界的观众面前。该协会大楼由Th·汉森于1867年至1869年建造。

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金色大厅”曾令全世界多少音乐爱好者神往,也正是“金色大厅”孕育了维也纳爱乐之声。说起来,这座大厅也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了。它落成于1870年,正式的名称应该叫作音乐协会大厅,由建筑大师奥菲尔·汉森设计。

大厅内共有1654个座位和大约300个站位,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璀璨的音响效果使其无愧于金色的美称。自大厅落成那天起,维也纳爱乐乐团就在这里“安营扎寨”。在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的电视转播中,全世界的爱乐者都可以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一睹“金色大厅”的风采。

与阿姆斯特丹的音乐大会堂和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相比,这个“长方形鞋盒”的确是狭长了些。然而它的声音流动性特别好。在这里,弦乐器与木管乐器、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的平衡达到了巧妙无比的境界。也正因如此,每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才带给全世界音乐爱好者难以忘怀的视听享受。

维也纳的专家们在协会大厦建成125周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金色大厅”的屋顶为平顶镶板,两侧有楼厅和音乐女神的雕像。这些具有美学意义的装饰物使原本直接撞击到墙壁上的乐音有延长和舒缓的作用。“金色大厅”的木质地板和墙壁就像是小提琴的共鸣箱一样,使乐队演奏的声音在厅内振动和回旋,余音袅袅。“金色大厅”的确是独一无二,称得上是世界上音响效果最出色的音乐厅。

“金色大厅”在新年这一天总是花团锦簇,充满着春的气息。这些鲜花都来自意大利的“阳光之城”圣雷莫,是意大利人民送给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最好的贺礼。维也纳的园艺师们,包括各界的退休人员,都前来参加会场的布置工作。每一年主题花束的品种和色调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卫星电视转播时,细心的电视同行们总是询问一下花的颜色,避免在设计电视字幕时叠加上相同颜色的标题,影响观众的收视效果。

金色大厅也见证了中国民乐走向世界的历程。自1998年中国民乐乐团第一次在此演出并引起巨大反响,受到热烈欢迎,中国民乐已经开始在世界广泛传播,成为西方上层社会素质和品位的表现。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蜚声世界,1993年新年音乐会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电视卫星收看实况广播,收看人数达10亿以上。厅内有收藏馆,馆分两室。一间是展览,定期举行收藏品展览,供人参观。一间是档案室,一边的书架上放满大量历代手写的、木刻的、铅印的音乐书籍和乐谱;另一边是一排铁箱,藏有音乐大师的乐稿、书信和其甘南州音乐殿堂木地板他手迹,其中有莫扎特的乐稿:《最后一个交响曲》、舒伯特的手稿:《未完成交响曲》等。屋子中间是一长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阅资料之用。档案室原为勃拉姆斯的办公室,他临终前一再嘱咐,要把他珍藏的几千册音乐书籍和乐谱全部捐献给档案室。

每场交响乐演出末尾的保留曲目是史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

关于演出:

中国今年来有多位艺术家到金色大厅演出,如宋祖英,谭晶,廖昌永,王宏伟,王莹等

各地的艺术团也纷纷到音乐殿堂一展风采,展示了东方文化的动人魅力。

盛夏的甘南比京城低14°C,翻山飘雪花,看到郎木寺的美景,值了

大家好!我是健行渐远见春光,喜欢自驾旅行,这些年一家人没少开车往外跑,10年前的暑假期间自驾青海、甘肃和四川之行让人印象深刻,其中游走甘南的一段旅程更是让人记忆犹新。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的最东端,也是藏族风情离内地最近的地方,来到这里不仅可以看百花盛开的桑科草原,开可以看黄河九曲中的首曲,另外甘南还分布着多达121座藏传佛教寺庙,尤以夏河的拉扑楞寺和碌曲县的郎木寺最为宏大。

我们一大早在兰州吃过一碗热腾腾的马有布牛肉面之后,便沿着国道213一头扎向了甘南。途径临夏浓云密布,路过拉扑楞寺已是阴雨绵绵。路上偶遇藏民,一身藏族装束,顶着小雨策马前行,尽显彪悍的民风。车到山顶,竟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这可是平生第一次见到七月飞雪。很快,下山后雪粒又变成了雨滴,一路陪着我们到了郎木寺。

落脚的郎木寺被一条比小溪宽不了多少的白龙江一分为二,靠北一侧归甘南州碌曲县郎木寺镇管辖,而靠南的一侧则属于四川阿坝州的诺尔盖县红星乡。两侧各有一座藏传佛教的寺庙,甘肃一侧叫达仓郎木赛赤寺,四川一侧叫达仓郎木格尔底寺,只是我们在天黑前闲逛的时候傻傻地分不清彼此。

那时郎木寺镇街上酒店的住宿条件比较简陋,夏天依然比较冷,记得酒店还给客人准备了电热毯。镇上的饭馆也没几家,我们走进一家叫“阿里餐厅”的饭馆,端上来的宫保鸡丁让我们哭笑不得,将厨师叫出来,是一个特别年轻的藏族小伙子,睁着一双纯洁无瑕的大眼睛,虚心地听我讲这道菜应该怎么做。让一个外地人跑到四川教四川人做宫保鸡丁,想想都有些好笑!

因为糟糕的天气的影响,初到郎木寺的印象着实有些灰暗。然而第二天清晨却一下子惊艳到了我!

雨过天晴之后的阳光是最好的画笔,将郎木寺整个镇子勾勒的栩栩如生,东方是拔起而高耸的山峰,眼前是山坡上矗立的一片庙宇高堂,山谷里弯弯曲曲地流淌着白龙江水,脚下的青草挂着晶莹的露珠,近旁寺庙大色块的白色外墙与棕红色的挑檐屋顶映衬在蓝天下格外夺目。

走进格尔底寺,几个僧人忙着烧火做饭,炊烟夹杂着松枝的味道。继续往里走,接近大殿,传来僧侣们集体早修的诵经声,浑厚且悠扬。远处的转经房旁,几个藏民心无旁骛地绕环绕而行,看上去整个郎木寺的一切都是那么祥和安宁,却无处不散发着灵动的生机。

爬上高坡的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了自公元7世纪以来传入青藏高原的藏传佛教让藏族人拥有了坚定的信仰,而信仰的力量足以让高原清苦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这也许就是藏民族一千多年来在这片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生生不息的藏地密码吧!

想来自驾甘南已有十多年了,至今印象深刻!壮丽的高原风景与浓浓的藏风民俗都同样强烈地吸引着我,说不准哪天又要驾车奔向那个令人怀念的地方!

免责声明:
本站问答频道所有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用户,本站对其内容不负责任,如有版权或其他问题可以联系本站编辑删除信息,上述内容不代表耐步体育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